新闻中心
News
分类>>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裁员30%、市值跌400%!“美国版Keep”惨遭滑铁卢
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裁员30%、市值跌400%!“美国版Keep”惨遭滑铁卢素有“美国版Keep”之称的线上健身平台Peloton惨遭滑铁卢,股价跌破25美元,市值不足100亿美元。
2月7日,Peloton被曝出有被收购的可能,潜在买家有亚马逊、苹果、耐克等公司,预测收购成交价在120到150亿美元之间。在曝出“被收购”的相关消息后,Peloton股价有所提升但也无法改变颓势。曾经的“智能健身第一股”现状惨淡,居家健身赛道逻辑也随之受到多方质疑。
对Peloton而言,2021年是水深火热的一年。这一年,客户流失、产品召回、库存积压、公关危机等问题接踵而来,并最终在今年2月迎来爆发:管理层大换血,裁员30%,市值暴跌400%。
复盘Peloton的近一年的操作不难发现,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在急于求成。Peloton在2021年快速扩张,不仅员工人数由2700人涨到14000人左右,斥4亿美元收购健身设备制造商Precor,还推出了新款动感单车、跑步机等。没能维持此前的超高速发展,新用户增长、硬件销售速度迅速回落,成了Peloton不得不面对的局面。不仅如此,2021年中,跑步机Tread被曝因设计问题导致儿童丧生,Peloton的强硬态度让不少消费者心凉,迟到的“召回令”则进一步让Peloton受到诟病。
Tread系列召回加上新品市场定位的失误,接二连三的打击让Peloton出现了严重的库存积压。2021年的盲目扩张没能带来新的收益,接踵而来的供应链问题反而让Peloton的现金流境况雪上加霜。
Peloton最新财报显示,2022财年第二季度 Peloton营收11.34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6890万美元,微增6%;净亏损4.39亿美元,每股亏损为1.39美元,高于此前预期的亏损1.2美元。1月24日,Peloton被踢出纳斯达克100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外的Peloton惨遭滑铁卢,却没有打消资金方的热情。仅在2022年2月就有两家公司完成数千万美元规模的融资,分别是“家庭科技健身生活方式公司”FITURE和数字健身及健康公司FitOn,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对于健身赛道仍有信心。
“Peloton目前遭遇的失败原因更多在于此前破圈失利,管理层对于形势的误判,并非是赛道问题。”一位国内VC机构负责人曾如此评价。事实上,智能健身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需求缺口依旧不小。《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美国健身人口渗透率有30%,而中国只有5%,付费渗透率则更低,仅2.6%。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的健身人群为3.0亿,预期到2026年将达到4.2亿,而中国健身人群的平均年支出为每人2596元人民币,远低于美国的14268元人民币。
放眼智能健身领域,运动手环等产品早已不再新鲜,最受瞩目的产品非“智能健身镜”莫属。如今距离国内第一块智能健身镜问世已有一段时间,新入局者也更加多元化。
2021年,除了健身镜品牌和互联网健身公司持续发力,科技公司也纷纷进军智能健身镜赛道:6月,华为公布了一项有关运动健身的专利,业内普遍认为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智能健身镜已在路上; 9月,京东方A表示公司与客户开发并推出了健身镜产品;12月,百度推出小度添添智能健身镜。
国内某头部健身镜产品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健身镜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由新兴企业、互联网健身平台、传统健身器械企业及科技巨头组成的竞争格局。
“新兴企业用软硬件结合的商业模式,以硬件为入口,内容服务为后期盈利点;互联网健身平台以咕咚、乐刻等为代表,以App为入口,为积累的用户提供硬件;传统健身器材企业以亿健为代表,具有渠道能力强,硬件研发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在线上运营方面可能存在短板。科技巨头的入局将对现有市场形成冲击,其智能产品可聚集大批已有用户。”该负责人表示。
他指出,健身镜作为新兴产品,为受众带来产品综合维度的感知依旧较为有限球王会官网。正因如此,现有品牌不抗拒新玩家的加入。“有人入局,一方面证明市场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快速提升健身镜的市场普及。”
比起行业热度,智能健身镜在消费端的表现则冷静许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在没有双11、618等购物节的平常月份,全网健身镜的月销量在1200左右浮动,个别头部品牌FITURE的销量占据大壁江山。在小红书上搜索“健身镜”关键词,共有1万+篇笔记。
值得一提的是,社交平台上也不乏“是不是智商税”“值不值”等讨论。“从数据来看,月使用次数达14次及以上,单次使用成本就可以控制在个位数。”前述产品负责人认为,“健身镜的性价比并不输于传统健身房。健身真正的成本并不是价格,而是时间。”
在他看来,相比其他的家庭健身方案,智能健身镜优势在于既可以帮助用户利用碎片化健身时间,又能提供高度私人定制的健身计划,“智能健身镜高度互动、高度激励的运动模式带来的体验感,也是其他产品不可替代的, 同时健身课程的高度专业性、内容的丰富度与适配尽可能广泛的人群, 才是服务的核心和真正的价值。”
智能健身镜并不是“一锤子买卖”,销售硬件并非利润的主要构成。据受访产品负责人透露,镜子作为硬件本身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健身镜主要通过硬件获客来拉平成本, 同时后续提供优质的付费内容和周到的客户服务实现持续的高roi盈利。”
换言之,用户购买健身镜只是成功的第一步,维持高续订率、保证长久的线性收入才是盈利关键,避免已售出的健身镜沦为摆设是整个行业都关注的问题。行业投资者一致认为,一味突出硬件和技术是健身器械沦为摆设的重要原因。“内容服务是智能健身行业的根本竞争力,想从长远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真正实现让用户越练越爱练,高品质内容和服务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让运动回归专业的健康的本质。”
作为新兴产品,健身镜的定价及功能走向也取决于市场,而社交平台上许多消费者的“吐槽”已成为新品的改良方向。例如针对价格的争议,不少品牌开始注重定价的多元化,搭配不同的会员套餐,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亦有品牌推出“轻量版”健身镜,降低价格门槛。
放眼未来,健身镜产品的打磨方向有哪些?市场不少声音认为,产品接下来的优化方向将主要针对“内容、服务和体验感”三个方面。
具体而言,健身镜类产品将拓展多品类多场景,为不同家庭成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如针对女性群体开发除了传统瑜伽、普拉提以外的功能性课程、孕产专属或经期舒缓,与跨界品牌或IP联合开发有趣的课程等。此外, 运动和健康生活本身就是自带兴趣爱好属性的 “社交”“粘性”社区话题, 如何打造用户健身社交圈,强化用户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感, 也是各家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随着行业的壮大,越来越多厂商共同努力,加速教育市场、增强品类教育,共同挖掘广阔的增量空间。通过自然迭代、建立良性竞争,推动行业朝着更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前述产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