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球王会 > 健身知识 > 健身常识

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

球王会康力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6-05 00:33:1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球王会康力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多系列健身器材研发、制造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以综合训练器和自由力量训练器为主导、无氧与有氧结合、室内与室外结合、家用与商用结合的综合性健身器材业务体系,具体产品覆盖无氧健身器材(如综合训练器、自由力量训练器等)、有氧健身器材(如跑步机、椭圆机等)、室外全民健身器材(如太空漫步机、三联单杠、笼式足球场等)和其他小类器材等多系列产品,种类多达千余种。此外,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健身器材智能化的研发与生产,成功量产多款带有自适应感应、人脸识别、数据共享、娱乐交互功能的智能产品。

  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无氧健身器材、有氧健身器材、室外全民健身器材等多系列千余个产品。其中,无氧健身器材聚焦于肌肉力量训练和塑形,其按照运动轨迹固定与否分为固定力量训练器械和自由力量训练器械,按照功能单一与否分为综合训练器和单机训练器;有氧健身器材聚焦于心肺功能训练,包括跑步机、椭圆机、健身车、划船机等;室外全民健身器材聚焦于全民户外健身,主要用于公园、居民小区等设施建设。此外,公司结合客户需求销售美腰机、体脂秤等其他配套产品。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境外业务主要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采取以销定产的业务模式,对于少量通用产品型号采用备货模式;境内业务主要结合业务类型、生产排程和订单等综合因素采用备货和以销定产相结合的业务模式,电商业务主要依据对市场需求和热点的判断采取提前备货的业务模式,公司各经营环节的业务模式具体如下:

  公司采取外销与内销、线下与线上、ODM与自主品牌方式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公司设有国际贸易中心和国内贸易中心负责公司的销售事宜,包括产品营销、市场推广、洽谈合作、签订合同、制定销售任务等。具体销售模式如下:

  (1)境外销售模式。针对境外线下市场,公司主要以贸易商模式采取ODM/OEM和自主品牌方式向客户销售产品。具体来说,对于Impex、Nautilus、Argos等品牌效应较强的国际知名健身器材商或大型百货零售连锁商主要以ODM或少量OEM方式合作,对于其他客户以自主品牌向其销售。针对境外线上市场,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以自主品牌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

  (2)境内销售模式。针对国内市场,公司采取直销模式、经销商模式和贸易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有品牌开展销售业务。

  公司设有采购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供应商管理和各类物资采购的工作。公司从供应商开发、供应商管理、采购价格维护、采购的实施与付款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采购管理制度,以保障采购物资质量、供货及时性,并有效管控采购成本。公司采购包括原材料采购和成品采购两类,具体如下:

  (1)原材料采购。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五金等配件和其他辅料等,按重要程度分为重要物资(如钢材)、一般物资(如螺丝、塑料件等标准件)和辅料(如标贴),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原材料采购分为订单类采购和非订单类采购。订单类采购是以产品BOM单为基础、以生产计划为导向的采购行为,采购管理中心根据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及生产计划排程表制定采购计划表,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明确供货日期和内容,并跟踪落实材料采购计划执行情况,以保障生产计划如期开展。非订单类采购主要针对辅料、劳保用品等非核心物料,该类物料由使用者提出采购申请以备货方式采购,不与生产计划对应。

  (2)成品采购。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外购成品并对外销售的情形,原因如下:第一,公司现阶段战略导致。由于部分产品在生产工序上与公司其他产品有所差异,公司综合考虑自身产能情况、规模效应和产品附加值等因素,主要通过外购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如室外全民健身器材虽然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但对生产场地面积要求较高,现阶段自产规模效应不足,因此主要采取贴牌方式采购;杠铃片销售量大,但附加值较低,通过外购方式释放自有产能,以布局附加值更高的产品。第二,产品差异化和客户需求多样性导致。为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提供集中化的服务,公司对外采购在参数或功能上与自产产品不同的健身器材向客户销售,此外公司亦采购如电子秤、棒等周边产品以便为客户(尤其是线上消费者和集中采购客户)提供一站式消费服务。成品采购模式下,采购与销售独立进行,分别全额结算。

  (1)自主生产。针对境外线下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同时对部分通用产品会结合生产计划进行备货;线下内销业务结合订单和库存情况实行以销定产和备货相结合的模式;电商业务主要基于对市场的预测采取提前备货模式。器材制造中心根据订单情况和备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排程表,依据各类产品BOM单领用原材料,并按照下达的生产计划单、生产工艺过程派工单开展生产,产成品按订单归集办理验收入库。

  (2)外协生产。外协生产包括工序外协和成品外协。工序外协是指公司综合考虑特定工序资质许可、规模效应等因素,将电镀等非核心工序通过委托的方式交由第三方进行,在产能不足、交货期紧张时将部分简单的机加工临时交由第三方进行,对于因客户特殊要求导致的临时性工序亦通过外协方式完成;成品外协是在产能不足时,将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产品(如哑铃架、平凳等)委托第三方生产为成品。外协加工的组织方式:公司提供主要原材料,第三方外协厂商按照公司要求加工后交付予公司,并结算相关加工费。工序外协在收到货物时由公司质量管理中心验收后入库,成品外协加工由质量管理中心到生产现场验收合格后直接发往客户。

  (3)生产管理。公司制定了《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计划编排、作业计划标准、在制品管理、外协管理和生产调度等日常生产管理工作进行规定,以实现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体来说,器材制造中心根据订单数量、交货期限、备货计划等制定作业计划标准,在考虑在制品、产成品等储存情况的同时,为实现产能利用率最大化,根据各工序产能情况,编制分车间的月、旬生产作业计划并组织生产,以保证各车间之间、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生产任务在时间和程序上相互协调、平衡和衔接,实现均衡生产。

  公司的研发模式主要有自主研发、定制化研发、来图转换和原产品升级研发四类。具体来说,自主研发是指公司基于自身战略规划和品牌打造等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对产品开展的探索性研发和设计;定制化研发是指公司基于客户提出的相对模糊的定制化需求进行研发、设计、打样,最终达到客户对功能性、外观等要求;来图转换是指客户提供设计图纸,公司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打样、试产、优化、向客户反馈、最终达到量产的研发模式,该情况主要适用于OEM模式下的研发;原产品升级研发主要系结合市场需求对原产品外观、功能等升级优化的研发。

  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陆续推出《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六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等各类政策,强化全民健身意识,加快健身场地建设,推动健身器材制造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引导体育健康产业市场化发展,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工业002265)强国。

  2021年8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发〔2021〕11号)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2021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计划提出全省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面积不低于0.3平方米配建体育设施。到2025年,全省各类体育公园(广场)总数超过1,400个、健身步道超过1.6万公里。促进体育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在健身设施供给、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条件企业以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大。

  在各项政策的指导下,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张,产业结构和发展完成从体育用品制造产业为主的体育产业结构向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共同发展的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公司作为国内健身器材行业较具竞争力的企业,前述法规政策将为公司带来良好的业务机遇和市场空间。

  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其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健身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由中间年龄段逐步向“一老一小”两头扩张的趋势,健身全民化趋势显著。

  《“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显示,到2020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新增社会足球场地超过2万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0%以上,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统筹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和健身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为突出,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A、室内健身普及率逐步提高。室内健身是指以专业的室内健身器材为器具进行的以减肥塑形等为主要目的的有氧和无氧运动,我国室内健身普及率较低,但呈现逐步提高趋势。一方面,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仅1.2%以“减肥塑形”为目的,仅3.2%在“室内健身房”锻炼,大部分居民以在室外健身广场跑步、散步为主要锻炼方式,而欧美国家健身房普及率远高于我国。以北美为例,IHRSA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北美共有36,742家健身俱乐部,数量是我国的9倍左右,如果以总人口计算会员渗透率,北美健身俱乐部会员率为15.8%,而我国仅为0.5%左右,渗透率较低;另一方面,随着健身理念和习惯的不断变化,室内健身年轻人普及率逐步提高,“85后”室内健身普及率显著高于“85前”,《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20-29岁健身房渗透率为7.8%,30-39岁渗透率为4.8%,从我国健身总体渗透率来看,我国健身会员和健身人口渗透率呈现出连续五年增长的态势,《2021年度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全国健身会员达到7,513万人,相比2020年增长了6.89%,健身人口渗透率也从2017年的3.46%增长至2021年的5.37%,普及程度不断提升。

  B、老年康复健身器材市场前景广阔。全球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196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97%,2019年全球人口老年占比已达到9%,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15亿人,占总人口的16%;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50%,相较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4.63个百分点,预计2050年占比将增长至26.10%。在此背景下,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布局合理、门类齐备、产品丰富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涌现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和优势产业集群。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根据民政部制定的《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代码“064815上肢训练器械、躯干训练器械和下肢训练器械”的康复辅助器具对应公司所在健身器材市场下的细分老年康复健身器材市场。

  C、青少年体育训练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2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当前学校仍以传统球场、单杠、双杠等体育设施为主,具有辅助锻能的无氧健身器材、笼式足球场等更具针对性和功能性的设施普及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D、全民室外健身设施需求旺盛。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健身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争取到2025年,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健身设施配置更加合理,健身环境明显改善,形成群众普遍参加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各地区要结合相关规划,于1年内编制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等健身设施。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以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公平可及,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设施网络,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全民室外健身市场将在政策驱动下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品质逐步提高,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快速扩张,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2013年全球体育产值为7.5万亿元,据普华永道统计,全球体育产业在2014-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为7.4%,产业增长趋于稳定,预计2020-2025年全球体育行业增长率为6.4%。

  从全球各洲体育产业增长率情况看,北美洲和欧洲体育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发展较为完善,2014-2019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0%和7.8%,未来增长趋于稳定;亚洲地区2014-2019年平均增长率为8.4%,未来发展潜力较大,2020-2025年亚洲体育产业将加速扩张,增长率达8.7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健身器材单一的机械健身功能已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对健身过程中的娱乐性、共享性、互动性、科学性、安全性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智能健身器材的特点体现在科学的健身指导,与大数据联合健身数据共享化、健身过程安全高效、健身过程更具有趣味性、直观明了健身效果等方面,健身器材的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例如,智能化健身器材对比传统的健身器材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通过感知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特征变化,如血压、肌肉兴奋、呼吸速度、心率、速度、体温、步态等参数,实时掌握健身者在运动时的真实生理安全、运动情况等,能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处理,及时调整控制系统,以防止运动健身时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或伤害;与传统的健身器材只能依靠健身教练得到比较好的健身锻炼方法不同,智能健身器材为健身者提供高效的健身指导方法,智能健身器材集成了心率计、电子秤、血压测量器、体能测试器、身体成分检测仪器等多种身体检测仪器,能及时的把控使用者身体情况,例如智能跑步机、智能动感单车、智能力量器械等都可以全面检测你的身体状况,如代谢情况、心肺功能、体能状况、肌肉状况和关节情况等,根据这些数据来定制合理的健身指导方案。

  公司深耕健身器材行业二十余年,专注于健身器材的研发与生产,打造了丰富的产品体系、优质的产品质量,积累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已参与并完成《智慧化健身场所技术规范》(标准编号:T/CSGF004—2018)、《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CSGF001—2018)、《走步机》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CSSGA1023—2019)、《小蹦床》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CTSAA002—2021T/CSGF014—2021)、《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一部分:体育器材的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标准编号:GB/T19851.1-2022)等行业标准的制定,正在参与《固定式健身器材》《哑铃和壶铃》《健腹轮》《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国家标准等行业标准的起草,综合实力位于行业前列,是国内健身器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公司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6.05亿元,按AlliedMarketResearch全球健身器材规模124亿美元测算,公司健身器材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0.73%;公司2022年出口销售收入4.70亿元,占2022年我国健身器材出口总金额315.59亿元的1.49%。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健身器材行业具有差异化特征,该差异化特征源于客户需求的差异化,通过产品的差异化传导,最终体现为市场参与者的差异化。因此,市场参与者通过差异化的定位实现产品差异化来应对需求差异化的能力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公司从事健身器材生产二十余年,通过“外销定制化+内销品牌化+线上市场化”之三位一体销售模式,对海量客户需求进行全面的收集、分析、总结,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设计经验和多样性的生产模具,既能够满足各类客户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亦能根据市场需求走向及时抓住市场热点、研发新品。公司自主研发的各类综合训练器可在较为有限的训练空间内满足多人同时训练,且覆盖各大肌肉群及部分小肌肉群的训练需求。适用于场地较为有限的健身房、私教工作室、家庭健身室、酒店健身室、企业活动室等多种健身、休闲及活动场所。该类产品对公司的研发设计有较高的要求,需考虑产品的占地面积、功能多样化、各功能空间布局合理性、各功能配重协同性、耐用性等多方面因素。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能够不断开发出成熟的、适于量产的该品类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客户的欢迎与认可。

  公司基于丰富的行业经验、差异化的产品体系建立了内销与外销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ODM/OEM与自主品牌相结合的完善的销售体系。具体来说,第一,公司以定制化设计生产能力为基础,以ODM/OEM模式与多家国外知名健身器材品牌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进入Argos、Walmart、DicksSportingGoods等多家世界知名零售卖场,远销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公司“JX”、“军霞”、“康力源”等自主品牌经过了多年的经营与沉淀球王会体育,在国内形成了较好的品牌知名度,建立了稳定的经销商模式与市场化的贸易商模式相结合的销售体系、以招投标为主的政府采购与市场化的企业采购相结合的直销体系;第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线上渠道逐步成为了公司重要的销售方式,尤其居家健身习惯普及导致的家用健身器材需求增长与公司产品结构更为契合,线上销售已成为公司自主品牌增长的重要动力。

  健身器材行业对生产企业供应商体系的完整性、供货及时性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具体来说,第一,健身器材生产所需原材料涉及种类较多,包括钢材、电机、电子器件、塑料件、橡胶件、紧固件、配重类、轴承类、油缸气缸、五金件等数十类别,各类别涉及大量不同类型,如钢材根据类型不同可分为钢板、钢丝、圆钢、方钢等,同一类型材料的规格亦有较细区分,如钢管根据长度、壁厚、外径等参数的不同可细分为上百类,因此,生产企业对供应商和原材料品类的完整性有较高要求;第二,由于健身器材行业普遍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原材料采购的品类、规格和数量等均需在取得销售订单后确定,而销售订单约定的交货期均较为紧凑。因此,生产企业对供应商供货的及时性有较高要求;第三,鉴于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均有较高要求,其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后均需就前述要求进行一定时间的磨合以确保能够保障公司正常运行,供应商的频繁变动对生产企业的日常运营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生产企业对供应商的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建立了稳定健全的供应商体系,能够充分保障原材料供应的完整性、及时性和稳定性。

  1.各工序和产品之间的高效协调。健身器材生产工序包括机加工、焊接、喷涂、表面处理、烫压、刺绣、电泳、电镀、浸塑等众多工艺环节,产品差异化特征导致不同产品型号涉及的工序亦有较大差异,同时,瓶颈工序制约着总体产出能力,而非瓶颈工序无助于产能的提升,还会因富余产量导致部分零部件库存增加导致流动资金压力。健身器材制造商需综合考虑原材料供应、订单交期、各工序瓶颈产能、各产品之间的切换等因素后统筹安排生产计划,并结合自身各环节产能、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某些工序部分或全部通过外协方式实现,既保障产品按期交付又充分发挥各工序最大产能。公司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理流程。具体来说,公司以BOM单为出发点,通过生产排程表、生产计划令、领料单、派工单等机制,不断提高生产排程的科学性、严肃性与合理性,改进计划编制和排产方法,通过分析生产现场出现的“瓶颈”现象,改善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优化物流等配套管理,使瓶颈工序上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配套生产,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保证排程的科学性、严肃性与合理性,增加成品产能、减少零部件库存,在有效平衡并充分发挥各工序产能的同时,实现了成本效益最大化。

  健身器材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征,不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不同产品的规格和参数不同,不同规格和参数导致生产过程中的用料、工艺、流程等不同,因此健身器材制造商需根据客户订单、市场需求不断切换生产作业内容、调整工艺流程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该切换涉及原材料、工装(如模具/夹具)、设备、软件程序等多方面的重新选取和调整,且对生产作业排程的合理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等投入的情况下,任一环节切换效率或总体安排合理性的欠缺均会严重降低生产效率、影响产品质量,影响市场竞争能力和品牌形象。公司经过20余年的不断探索、研发和创新,通过优化生产排程科学性、提高相对标准化程度,实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切换的生产能力,在定制化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质量一致性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产供销衔接机制的有效性对健身器材制造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公司自成立以来,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客户需求等不断探索、优化产供销管理机制,形成了一套符合行业特点的有效管理体系。具体来说,由于钢材为大宗商品,其受供求影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不同产品所用钢材规格型号差异也较大,若大量提前采购原材料备货,不但会增加现金流压力,也会在钢材价格下浮时承担亏损,还可能出现库存原材料规格与订单无法匹配的情况。因此,在以销定产模式下,公司在获取客户采购意向后,根据钢材市场价格结合具体产品BOM单确定成本区间并向客户报价,达成一致后客户下达订单,取得客户订单后向供应商下单采购,并按照制定的生产排程安排供应商发货,原材料入库后由生产部门按照生产排程领用。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外销业务主要通过美元结算。公司及时关注市场汇率,并在汇率出现一定幅度波动时及时与客户协商调整销售价格,但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可能带来较大金额的汇兑损失,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实时关注市场汇率,并与主要客户在销售合同中约定,当汇率出现一定幅度波动时会及时调整销售价格,以防范或降低因汇率波动而造成的损失。

  公司主要从事健身器材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外销为主,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健身器材目前未被美国、欧洲等国家列入需要加征关税的名单,但随着中美、中欧贸易关系等国际地缘的变化以及主要出口目的地国贸易政策及经济状况的变化(如通货膨胀加剧),未来不排除会被加征关税。对于线下销售,虽然关税由客户承担,但会对公司的外销业务量产生影响;对于跨境电商业务,关税需由公司承担,将直接提高产品成本,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密切关注主要客户所在国家的贸易政策变化,以便适时调整经营销售策略;另一方面公司逐步优化客户结构,降低并分散因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外购标准件、包装物等。随着国家对行业政策的逐步调整,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供需关系的变化,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的毛利率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公司强化了成本控制,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且价格的波动可以相对及时地转嫁至下游客户,但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仍会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加大成本控制难度。若未来受国际经济局势变动和国家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将会对公司成本控制和转嫁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原材料价格敏感分析,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同时公司积极寻找质量合格、成本稳定、性价比高的原材料进行替代,以多渠道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c href=""

搜索